2016年黑龙江省“神州通信杯”机器人运动联赛总决赛精彩纷呈(黑龙江经济报)
2017年11月30日 17:53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本报记者 刘志华 陆铁男

开幕式表演

陆地机器人马球

陆地机器人竞速赛

陆地机器人舞蹈

哈尔滨CRC俱乐部获得陆地机器人障碍赛少儿组冠军

颁奖仪式
10月5日至6日,火爆全省的2016年黑龙江省“神州通信杯”机器人运动联赛总决赛在大庆市奥体中心体育馆成功举办。联赛于今年3月启动,通过区县级、地市级海选赛与决赛的举办,遴选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历时8个月的联赛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支持,本年度联赛的规格之高、参与人群之广、影响力之大为我省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开展机器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郭青山,黑龙江省机器人运动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滕兆勇,黑龙江省机器人运动协会副主席、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董事长朱明华,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宋精一,大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席晓明,大庆市教育局高教办副主任张永和,大庆市科技局副局长赵佳,中国机器人运动工委大庆分委会执行主任温杰等领导出席了开幕仪式。
开幕式上亮点多
在总决赛开幕仪式上,各代表团穿着整齐的中国机器人运动专用服装,全体人员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共享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开幕式现场庄严肃穆,充满青春与活力,彰显出机器人运动的魅力。由齐齐哈尔代表队表演的陆地机器人舞蹈“鹤之恋”惊艳全场,运动员们熟练地操控着陆地机器人在场内翩翩起舞,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人与科技的和谐,展现了机器人运动的灵动之美。由大庆市文化体育旅游集团表演的陆地机器人小提琴激情演奏和《机器人运动利国利民》的诗朗诵,充分展示了机器人运动的多元魅力,更体现出广大机器人爱好者对极具科技体育元素的机器人运动的热爱,紧扣“运动炫科技 智慧赢未来”的主题。
刻苦训练力争荣誉
此次宾县文化馆代表队选拔了优秀的运动员参加少年组陆地机器人舞蹈项目的比赛。比赛过程中,两名运动员以优美、专业、极具感染力的舞蹈表演与陆地机器人完美结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激烈的比拼,宾县文化馆代表队最终夺得本项目的桂冠。
据宾县文化馆代表队的教练员魏立冬介绍,为了在总决赛上冲刺冠军,孩子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汗水。在集中特训的3个月时间里,运动员们经常因为舞蹈动作不到位或从陆地机器人上掉下来而哭鼻子,但是集体的荣誉感与不服输的劲儿让大家都咬牙坚持着。魏老师说,正是源于对陆地机器人舞蹈的热爱,才有如此的收获。他表示,此次收获的荣誉也将鞭策运动员们更好地投入日后的训练,有机会代表我省出战国家级的机器人运动大赛,争夺更高的荣誉。
精英荟萃展风采
总决赛运动员来自哈尔滨市马家沟小学、育红小学、大庆师范学院、东湖二小、牡丹江奋强小学等省内各大中小学校、专业院校、机器人俱乐部、人才培养基地,凝聚了我省未来科技、体育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来自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鹤岗等地的500余支队伍参加了冠军角逐,参赛的运动员与裁判员人数超过千余名,彰显出本届大赛凝聚全省之力,规格高、参与人数广、影响力大的特点,真正体现了机器人运动全民参与的热潮。
赛事总奖金高达百余万元
本届总决赛各竞赛项目按照《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的有关规定,设置陆地机器人马球赛、机器人障碍赛、机器人舞蹈赛、插件机器人竞速赛、插件机器人拔河赛五项比赛。全年区县级决赛、地市级决赛以及省级总决赛的总奖金额高达百余万元,不仅为运动员搭建展示的舞台,更为他们增强信心,为冠军荣誉而发起冲击。
总决赛设有总裁判长、副总裁判长、裁判长、仲裁委主任等,充分表明大赛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举办原则,并且为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记分员、检录员等持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在各场比赛中执裁的工作机会,按照相应等级支付薪酬,有效解决专业人才择业难的社会问题,打造机器人运动爱好者就业平台。
竞赛过程看点十足
大庆师范学院与宾县CRC亲子俱乐部的机器人马球成年组决赛可谓经典之战,震撼全场。陆地机器人马球项目由传统马球项目演变而来,以机器人为“马”,注重人与机器人“合一”的竞技状态,凸显了传统体育项目与科技的融合。双方运动员操控陆地机器人灵活运球,通过日常的训练积累,现场战术配合默契,发挥水平稳定,精准射门,比分交替上升。在战局呈现胶着状态时,双方以点球战决胜负,激烈紧张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位观战者,场外呐喊助威声响彻整个体育场馆。最终,大庆师范学院德玛西亚CRC俱乐部以一分的优势险胜宾县CRC亲子俱乐部,摘得桂冠。
陆地机器人竞速赛同样引人关注,这是一项考验运动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比赛项目,需在1小时内独立完成机器人搭建后参加对抗竞技。来自哈尔滨CRC俱乐部的李南墨队员年纪虽小,但动手搭建机器人毫不含糊,思路清晰、编写程序快速,将动手动脑能力、创新创造能力、重压之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完美展现,最终获得该项目少年组冠军。
小运动员展现正能量
如果说陆地机器人马球赛最为激烈的话,那么陆地机器人障碍赛则更加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与心理素质。陆地机器人障碍赛需要参赛运动员在规定场地通过与机器人的互动完成“减速带”、“高低杠”、“独木桥”等障碍项目,采取团队接力方式进行比拼。在各代表队伍竞赛过程中,有些运动员因操作失误从陆地机器人上掉车,观看的观众都为之捏一把汗,但运动员却能够快速站起,迅速重新投入比赛,展现了小运动员们的满满正能量。
哈尔滨CRC俱乐部赵崇智、姚峻博等4名队员曾经多次参加省、市级机器人大赛,积累了丰富的参赛经验,对机器人操控技能精湛、心理素质强大,本次比赛更是通过团队合力克服“艰难险阻”顺利抵达终点,获得机器人障碍赛少儿组冠军的优异成绩,将运动员的操控能力、协作能力、判断能力、克服心理压力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据赵崇智的家长介绍,孩子十分喜爱机器人运动,孩子喜爱家长就必须支持。通过两年多的机器人学科教育的专业系统的学习,现在孩子不仅在机器人专业知识上收获颇丰,更在每一次的比赛中不断突破自己,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都有了明显提升,作为家长一定会继续支持孩子参与这项运动。
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
为期2天的总决赛,在全体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下画下圆满的句号。各参赛队伍在竞赛过程中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为我省机器人运动的发展储备了大批人才。
机器人各级各类赛事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和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省市、自治区、地市、区县体育局和中国机器人运动工作委员会各竞委会、分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培养了大批运动员、记分员、记录员、检录员、计时员、裁判员、仲裁员、教练员、专业教师等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促进我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积极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广大机器人爱好者和青少年在参与机器人运动的同时,对科技应用、人文知识、艺术文化、生产制造等领域的认知更加深刻,对我省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增加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真正体现机器人运动是展示体育明星的舞台,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就业的平台,为我省机器人运动职业化积极发展、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经济报》
黑龙江经济报电子链接:http://www.hljjjb.org.cn/SimpleShow.aspx?id=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