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插上科技翅膀
2021年06月23日 14:31 来源:神通俱乐部
为庆祝建党百年,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面向未来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型人才,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储备,2021年6月22日,靓湖学校人工智能二课堂的学生走进中国机器人运动大庆人才培养基地。学生们从一隅教室、三尺书桌开启了探索科技的奇妙之旅。

基地教师向学生们讲解人形机器人操作原理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跳起了律动的舞蹈。它们有节奏地挥手、抬脚、下蹲、翻转手臂,每一个动作都不比舞蹈演员差!憨态可掬、动感十足的舞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也激发着他们去思考。在他们的小小的脑袋里,期望未来也能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生动的人形机器人表演
百余年来,中国人都怀揣着一个航空梦。1909年,冯如设计的中国航空史上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首飞成功,距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首架飞机仅隔6年。跨越百年,C919一飞冲天,这是新时期中国追逐大飞机梦跨出的第一步,也是中国商飞在航空领域的一个新突破。学生们一边观看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发的飞机C919,一边听老师生动讲解,激动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聆听航空航天史课程讲解

学生们体验模拟操作C919客机
最让学生们激动的是,每个学生都尽情地体验了一次飞机驾驶员的感觉!梦想有多大,就能飞多高,在C919模拟机内,时而拉升操纵杆,时而左转、时而右转,身体仿若置身云端。云雾氤氲,向下望去,大海蔚蓝。不是虚拟,不是电影,而是现实感官的飞行,置身在虚拟与现实科技的海洋中,眼睛带着学生们一起飞。

靓湖学校姜锴老师与学生探讨3D打印
机器人体验课上,学生们利用插件教具,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拼插了二级陀螺发射器,在体验动手乐趣的同时,也增长了科技知识。
机器人插件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们用眼、用心去观察科学,并培养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开阔他们眼界的同时,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学生们实践操作一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机器人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在建党百年之际,希望靓湖娃的心田能厚植科技之种,放飞科学梦想。
文/大庆靓湖学校教师 姜锴